2025-11-20 16:49来源:本站

每个专业的学生外套都被摆放在Do的校园里以示抗议首尔城北区仁德女子大学考虑转到男女同校最终状态。(联合通讯社)
面对一个世纪以来最大的挑战,韩国的女子大学卷入了争议,导致一些人质疑它们在一个越来越被视为实现了教育中的性别平等的社会中的意义。
围绕同德女子大学(Dongduk Women’s University)是否有可能转型为男女同校的争论,揭示了韩国女子大学面临的更广泛挑战,面临着人口危机和持续的性别偏见的挑战。
最近,韩国剩下的七所女子大学之一的同德女子大学(Dongduk Women’s University)卷入了向男女同校过渡的提议引发的争议,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场争论后来蔓延到其他女子大学,包括诚信女子大学(Sungshin women’s University),学生们举行了抗议活动,反对国际研究系招收男生。
韩国女子教育机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当时一位美国传教士于1886年创建了韩国第一所女子大学——梨花女子大学(Ewha Womans university)。
在儒家传统下,女子学院的出现是对男性大学排斥女性的回应。当时,男女学生实际上是被禁止坐在一起的。
在战后的韩国,它们作为培养女性精英的机构而蓬勃发展。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政挑战和学生对男女同校机构的偏好的转变导致了招生和筹款方面的困难。这导致了一些机构过渡到男女同校或与其他大学合并。
仅剩下七所四年制女子大学。
同韩国的许多大学一样,同德女子大学(Dongduk Women’s University)也在努力应对人口危机。该国不断下降的出生率导致大学生人数减少,迫使大学考虑合并、关闭或转型以维持运营。
“考虑到2040年的大学计划,学校正在考虑保持学校竞争力的方案。由于学校人口的减少,大学很难维持现状。如果我们不加强我们的竞争力,我们的未来目前是不明朗的,”同德女子大学的一位官员告诉韩国先驱报。
然而,这一提议引发了关于女权主义、平等以及教育空间未来的争论,这些空间旨在为仍在努力解决系统性性别差异的社会中的女性赋权。
25岁的宋昌宇(Song Chang-woo,音译)是西江大学(Seogang University)的学生,她是质疑女子大学在当今这个性别平等的时代是否有意义的人之一。
“在这个国家已经达到性别平等的时候,女子大学是反歧视的。像医学、药学和法学院这样的知名专业对女子大学有很大的配额,成绩更好的男生甚至不能申请这些学校。这是不公平的。”
一位专家解释说,这种根深蒂固的“反向歧视”与韩国激烈的教育竞争和教育排名文化密不可分。
梨花女子大学(Ewha women’s University)女性研究所(women’s Research Institute)女性研究教授权金贤英(Kwon Kim Hyun-young,音)说,“韩国大多数女子大学都位于首尔,首尔在韩国具有重要的象征地位。”
“对于男生来说,首尔有6所著名的女子大学是一种障碍。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机会,因为他们不能申请这些机构。”

鲜花陈列在Do的校园里据悉,首尔城北区德女子大学正在讨论男女同校的方案机构部分。(联合通讯社)
女子大学的批评者提出了反向歧视的主张。
“男性学生认为,在这些竞争激烈的领域,有限的招生名额——为女子大学保留——限制了他们的机会,这是不公平的,”金指出。
这样的争论甚至引发了宪法诉讼,挑战女性药学学校的存在。然而,法院支持这些机构,承认它们对培养合格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社会贡献。
韩国性别话语的两极分化加剧了这一争议,在韩国,女权主义经常遭到愤怒的回应。自从女权运动在2010年代中期获得关注以来,它就受到了年轻男性的批评,他们认为这是敌对的。
金说:“对男生来说,捍卫女子大学就像是拒绝男生。”“这种情绪加剧了挫败感,助长了女权主义者天生就是反男性的说法。”
保留女子大学的支持者认为,这些机构为女学生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安全空间,尤其是在约会暴力和数字性犯罪等问题突出的社会背景下。
金教授解释说:“像‘第n个房间’事件和大学里的非自愿拍摄事件等,已经破坏了男女学生之间的信任。”“在这种背景下,女学生将女子大学视为避风港是很自然的。”

反女权主义团体“团结的男人”的卡车停在Do的校园外首尔城北区德女子大学举行为期四周的集会,威胁要公开女学生的身份信息。(韩国先驱报崔正润)
此外,女子大学在培养女毕业生的职业成功方面往往优于男女同校的大学。
金说:“从统计数据来看,女子大学的女生比男女同校的女生就业率更高。”“这表明女子大学可能会提供一个更支持性的环境,以对抗男女同校大学中存在的系统性歧视。”
这一提议引发了同德女学生和校友的强烈反对,她们认为这一转变是对大学创始原则的侵蚀。韩国女子大学的建立是为了确保女性在历史上的男权社会中有受教育的机会。反对者认为,这些机构的必要性仍然存在,特别是考虑到高层管理和工作场所代表性方面持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
女子大学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妇女受教育的权利,培养女性领袖。诚信女子大学总学生会会长林秀彬表示:“考虑到女子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有必要保留这种建校理念。”
虽然在低生育时代,经济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过渡到男女同校的模式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我们必须在保护女子大学本质的同时寻找替代方案。”
22岁的法国留学生Alexine是诚信女子大学的一名学生,她也赞同这种观点。
“如果诚信女子大学是一所男女混合学校,我就不会申请了。这并不意味着我对男人有敌意。在女子大学,参与性别研究的教育项目的机会更大。在男性主导的领域,比如经济学和工程学,女学生可以感到自信,并公开讨论女性面临的独特挑战,”她说。
反对男女同校过渡的抗议活动招致了“团结的男人”(Man on Solidarity)等反女权主义组织的批评,这些组织将女权主义运动称为极端主义。在网上,反对的声音愈演愈烈,一些男性对女子大学及其毕业生表示鄙视。
“我绝不会和女子大学毕业的女孩约会。现在,很多男人,包括我和我的朋友们,在相亲时都避开这些学校的女孩。我觉得上女子大学的女生都是女权主义者,我不想和自称女权主义者的人约会,”一名31岁的男子告诉《韩国先驱报》。
这种情绪反映了韩国年轻男性中反女权主义态度的更广泛趋势。在网络社区,女权主义经常被描绘成憎恨男人的代名词,有些人甚至将其等同于精神疾病。这些观念加剧了性别鸿沟,把女权主义倡导变成了厌恶女性的避雷针。
围绕同德女子大学(Dongduk Women’s University)的争议不仅仅关乎经济生存——它象征着韩国正在努力调和进步与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虽然向男女同校过渡的提议似乎很务实,但它可能会加深一个已经因性别问题而两极化的社会的分歧。
就在韩国努力解决女权主义、平等和教育在塑造其未来中的作用等问题时,围绕同德女子大学的争论有力地提醒着人们,这个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特约记者崔在熙(音译)对此有贡献。
《韩国先驱报》正在深入研究最新趋势,即变革教育以及韩国大学的校园文化,因为它们影响着韩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社会。这是本系列的第二篇文章。——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