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5 13:35来源:本站

菲律宾中央银行(BSP)的一项研究显示,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会导致必需品支出增加,这可能会在通胀超过目标的时期推动通胀。
BSP在其讨论文件中表示:“对价格上涨的预期促使家庭增加计划消费,尤其是食品和非酒精饮料、燃料和公用事业。”
虽然这会刺激消费者支出,但BSP警告说,在通胀超过目标和通胀预期升高的时期,“家庭消费的增加可能会推动价格上涨。”
该研究称,约96.9%的菲律宾家庭倾向于高估未来12个月的价格上涨,并补充说,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菲律宾的通货膨胀环境相对较高,更不稳定,这一行为受到了影响。
该研究指出,当通胀预期超过5.0%时,更多的家庭表示打算增加食品、非酒精饮料、电力和燃料等基本商品的支出。
此外,油价飙升和比索贬值等经济冲击在塑造通胀预期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该研究发现,油价每上涨1.0个百分点,通胀预期就会上升2.0个百分点,而类似的比索贬值则会使通胀预期上升6.0个百分点。这些转变导致家庭在耐用品和基本商品上的支出增加。
广告
区部分差异
地区差异在研究中也很明显。与吕宋岛相比,米沙鄢群岛和棉兰老岛地区的家庭报告的通胀预期更高,这与这些地区的通胀率较高有关。
人口因素进一步影响通胀预期,低收入家庭、女性户主和已婚个人对物价上涨的预期更高。
虽然必需品受到的影响最大,但服装、娱乐和通信服务等非必需品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广告
该研究称,与总体通胀趋势相比,家庭似乎对个别商品的具体价格变化更为敏感,强调了支出决策的微妙之处。
该行表示:“我们还观察到,与低通胀和高通胀时期相比,当实际通胀处于目标范围内时,更多的家庭倾向于预期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权重较大的商品价格上涨。”
然而,更高的通胀预期可能会破坏央行稳定物价的努力,因为先发制人的消费加剧了需求方面的压力。
该研究指出:“这一发现表明,央行应密切关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走势,尤其是那些CPI权重较大的商品和服务,即使通胀在目标范围内。”“有效的沟通对于缓和家庭的通胀预期并确保他们与通胀目标保持一致也很重要。”
广告
虽然供给方面的冲击通常被认为对价格有暂时和短暂的影响,不一定需要采取货币政策应对,但该研究称,央行“应保持警惕,防止这些冲击引发第二轮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