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韩国-东盟峰会联合声明全文

2025-09-14 05:50来源:本站

  

  10月10日,在老挝万象举行的第25届韩国-东盟峰会发表了联合声明,全文如下。

  关于建立东盟—韩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我们,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员国和大韩民国于2024年10月10日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万象举行第25届东盟—韩国领导人会议,纪念建立对话关系35周年;

  满意地注意到自1989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东盟与韩国关系的显著发展和合作取得的重大进展;

  重申《东盟宪章》、《联合国宪章》、《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盟印太展望》确立的原则和目标;

  认识到东盟的中心地位及其在发展和塑造开放、透明、包容、基于规则、维护国际法并以东盟主导机制为基础的地区架构方面的主导作用;

  注意到《印太战略》与韩国的《印太战略》在促进和平与合作方面有着共同的基本原则,《印太战略》体现了韩国对一个自由、和平与繁荣的印太地区的承诺;

  欢迎韩国承诺深化和扩大东盟-韩国合作,包括通过实施韩国-东盟团结倡议(KASI);

  重申致力于在互信、相互尊重、互利基础上推进东盟与韩国对话关系;

  认识到韩国计划到2027年将其对东盟相关合作基金的捐款增加到每年4800万美元,以支持落实东盟区域合作计划。

  特此声明:

  1. 以东盟—韩国建立对话关系35周年为契机,建立有意义、实质性、互利共赢的东盟—韩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双方关系深化合作的新时代;

  2. 通过重大战略和倡议,包括即将出台的《东盟共同体愿景2045》及其战略规划、《2025年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东盟一体化倡议第四工作计划(2021-2025)》及其后续文件,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区域一体化努力;

  3. 继续落实2023年第24届东盟—韩国合作峰会关于东盟对印太展望的联合声明,支持以开放、透明、包容的方式推进东盟—韩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4. 促进所有人的和平与安全,包括:

  (一)通过东盟主导的机制,包括东盟—韩国峰会、东亚峰会、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日韩部长级会议、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东盟海事扩大论坛以及其他相关地区和多边框架,通过对话、外交和各级网络加强接触;

  2。除传统安全问题外,应对网络安全、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和新兴安全问题;

  3。继续申明根据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维护和促进南海和平、稳定、安全、航行和飞越自由的重要性;

  (四)推动包括海事执法在内的海上安全与保障合作;尊重国际法,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平解决争端;和

  五、支持韩方恢复和平对话,继续为实现半岛无核化、和平与繁荣的长治久安而努力,欢迎韩方为此所作努力,同时认识到韩方重视“八一五统一主义”。

  5. 建设一个更智能、更可持续、更有弹性和更互联的未来,包括:

  (一)推动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创意产业、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可再生能源和未来产业等领域合作;

  2。落实环境和气候变化倡议,包括通过东盟气候变化中心(ACCC)和东盟-韩国甲烷行动伙伴关系(PARMA),加强在碳中和、可持续韧性、绿色转型、能源安全、循环经济、蓝色经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合作;

  3。探讨合作可能性,支持落实《东盟跨境雾霾防治协定》,有效应对土地和森林火灾,包括通过东盟跨境雾霾防治协调中心,以及与东盟专业气象中心、东盟灾害管理人道主义援助协调中心、东盟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合作。东盟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培训中心和亚洲森林合作组织;

  (四)积极推进机动性和互联互通倡议,包括支持落实《东盟-韩国航空运输行动计划2025》及其后续文件,推动早日达成更加自由互利的《东盟-韩国航空运输协定》,进一步加强东盟与韩国之间及其以外地区的航空互联互通;

  五、通过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和亚洲债券市场倡议等机制,加强金融合作,增强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六、充分利用《东盟—韩国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双边和多边机制,加强贸易投资便利化和经济一体化;

  7。加强东盟与韩国经济安全和供应链韧性,促进共同可持续发展;

  8。加强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全球和区域发展目标的对接,寻求有效和高效的发展合作,包括韩国的官方发展援助计划;

  9。支持企业对企业合作,包括中小微企业、初创企业、青年和妇女创业,通过东盟-韩国中心和东盟-韩国工商理事会等机制,为东盟和韩国企业创造有利环境;

  (十)加强合作,缩小东盟发展差距,特别是通过有韩国参与的湄公河-韩国合作框架、文莱-达鲁萨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东盟东部增长区-韩国合作框架、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经济合作战略、湄公河委员会等合作框架;和

  西。——通过有效实施10 + 3大米紧急储备机制,加强粮食安全合作。

  6. 为年轻人和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社会文化平台,包括:

  (一)投资教育、文化和青年交流项目,促进跨文化理解和教育机会;

  2。加强人力资源,包括通过能力建设以及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

  3。在灾害管理、公共卫生、社会福利、老龄化社会、性别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探讨合作应对低出生率对本地区的潜在影响;

  (四)扩大在文化艺术、文化遗产、传媒信息、旅游、体育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和

  五、通过培训项目和专家交流等方式,促进在劳动和就业领域的更密切合作。

  7. 支持东帝汶落实以客观标准为基础的东帝汶加入东盟正式成员国路线图;

  8. 进一步利用首尔的东盟-韩国中心、雅加达的东盟-韩国金融合作中心、釜山的东盟文化之家、曼谷的东盟文化中心和东盟成员国的东盟中心等现有平台和机构,进一步促进互利合作,有效利用东盟-韩国合作基金和东盟自贸区经济合作项目基金的资金支持。(结束)

边互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