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全球登革热上升负有19%的责任——研究

2025-09-25 06:18来源:本站

  

  珍妮特Ogundepo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目前登革热负担的19%负有责任,并且可能使全球传播增加40%到60%。

  在美国热带医学与卫生学会年会上发表的这项研究指出,气候变化是导致全球蚊媒疾病激增的一个重要因素。

  ASTMH进一步指出,北美和南美国家在2024年记录了约1200万登革热病例,而2023年为460万。

  据世界卫生组织称,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感染。

  它补充说,这种感染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以及城市和半城市地区更为常见。

  世卫组织估计,每年大约发生1亿至4亿例感染,强调了在白天避免蚊虫叮咬的重要性。

  斯坦福大学伍兹环境研究所的传染病生态学家艾琳·莫迪凯博士在评论这项研究时说,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并指出这种影响可能会变得更糟。

  她说:“我们研究了亚洲和美洲21个国家的登革热发病率和气候变化的数据,发现气温上升和感染率上升之间存在明确而直接的关系。”

  “有证据表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尤其是登革热,我们的数据表明,这种影响可能会变得更糟。”

  世界卫生组织和研究人员指出,没有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并指出许可的疫苗不足以广泛采用。

  此外,该研究表明,在登革热威胁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排放来缓和全球变暖将因此缓和气候对登革热感染的影响。

  该分析还表明,随着排放量的减少,从现在到2050年,目前有望经历60%增长的地区的登革热感染将增加约40%。

  然而,研究人员指出,随着全球气候温度上升的预测,在所研究的21个国家中,有17个国家仍然会经历气候驱动的登革热增加,尽管排放量大幅减少。

  Mordecai还说,这项研究的灵感来自实验室测试,这些测试发现,在特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携带登革热的蚊子会逐渐产生更多的病毒。

  她说:“这种由温度引起的颠簸从大约20摄氏度(68华氏度)开始,然后在大约28或29摄氏度(约82华氏度)达到峰值之前加剧。”

  研究人员随后观察了21个登革热流行国家,包括巴西、秘鲁、墨西哥、哥伦比亚、越南和柬埔寨,并考虑了可能影响登革热感染率、降雨模式、季节变化、病毒类型、经济冲击和人口密度的其他因素,以分离出是否存在明显的温度影响。

  Mordecai进一步指出,这项研究可能低估了与气候有关的登革热威胁,因为科学家无法预测气候对没有持续追踪感染情况的登革热流行地区的潜在影响,这些地区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的大部分地区。

  同样在ASTMH年会上,新的发现表明,释放携带沃尔巴克氏体常见细菌的蚊子可能是抵御这种疾病严重爆发的一种工具。

  沃尔巴克氏体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细菌,已被证明可以抑制蚊子传播登革热和其他病毒的能力。

  世界蚊子项目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2024年,当巴西与有记录以来最大规模的登革热疫情作斗争时,Niterói的感染率只有小幅上升,这是一个靠近里约热内卢的50万人口的城市。

  这项研究归功于五年前,世界蚊子计划和巴西卫生部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覆盖了Niterói四分之三的感染了沃尔巴克氏体的蚊子。

  “在沃尔巴克氏体部署后,我们已经看到Niterói的感染基本持平,虽然2024年有小幅增加,但病例量仍比部署前低90%,与巴西其他地区的情况完全不同。”

  世界蚊子项目影响评估主任Katie Anders说:“沃尔巴克氏体在蚊子种群中持续存在多年,并在登革热疫情创纪录的一年中保持有效,这一事实表明沃尔巴克氏体可以为社区提供长期保护,防止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看到的日益频繁的登革热激增。”

  她补充说,自从沃尔巴克氏菌在Niterói推广以来,登革热发病率已经下降到平均每年每10万人84例,而在沃尔巴克氏菌出现之前的10年里,登革热发病率平均每年每10万人913例。

  由世界蚊子项目牵头的其他试验,包括在哥伦比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城市地区大规模释放蚊子,报告了登革热的显著减少,并表明沃尔巴克氏体对人类、动物和周围环境是安全的。

边互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